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管习文研究员一行应邀来访数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21 审核人:王定兴 编辑:向文容 浏览次数:

本网消息 为促进数理学院物理学科和基础物理中心学术交流,提升学科高水平论文撰写及课题研究能力,4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管习文研究员和唐丽艳研究员应邀来访数理学院与学科团队骨干成员和青年教师座谈。座谈会由廖艳华副院长主持,基础物理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和学院学科团队骨干成员参会。

座谈会上,廖艳华副院长向两位专家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师资队伍现状;熊宏伟教授介绍了基础物理中心科研团队组建情况及今后的团队建设计划。随后,管习文研究员和唐丽艳研究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科研求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并就如何进行深入研究、如何面对科研中的挑战等问题给出了指导性建议,鼓励青年教师们要不畏艰难、潜心钻研。

此外,两位专家还就基础物理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教师积极提问,与两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会后,两位研究员在熊宏伟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基础物理研究中心,对中心目前的发展态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进一步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上加强合作的意愿。

下午,管习文研究员和唐丽艳研究员在X10-2203报告厅为师生们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陈君书记主持,本次报告吸引了近百名师生参会聆听。

管习文研究员的学术报告题目是“微妙的统计——从经典、量子到分数化”。他和大家一起回顾了从经典的玻尔兹曼统计到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理论提出的过程,指出随着波粒二象性的显现,两个粒子之间的交换对称性开始主导所有粒子的统计概率时,由此出现了超流体、超导电性等奇妙的宏观现象。他介绍了科研工作者们通过量子多体相互作用诱导的准粒子激发能以精妙方式实现分数统计的思想,催生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等新型物态的学术成果。管习文研究员的报告带领大家一起探本朔源,回顾了物理学家是如何对这些理论和规律产生天才般的想象与感知,以此鼓励与会师生在开展自然科学研究上要做好科学规划与积极探索。

随后,唐丽艳研究员以“精密原子结构理论在精密测量物理中的应用”为题,围绕原子极化率和超极化率的高精度计算与应用,介绍了课题组在氦原子极化率计算方面开展的开创性工作。报告中,唐丽艳研究员回顾了利用氦原子幻零波长检验QED理论新方案的提出过程,展示了利用自主发展的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实现氦原子魔幻波长的高精度理论预言、助力少体精密光谱测量精度提高的研究成果。

两位研究员为与会师生呈现了精彩的汇报,并展开深入探讨并耐心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现场氛围十分融洽。本次学术交流的举办,对我院学科和科研团队建设及应用物理学专业同学今后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深层次的启示。同时,也为该院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开展深层次合作架起了桥梁。 (通讯员 左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