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获批名单(共14个子类、711个项目),湖北省有25所高校共47个项目入选。我校由学生工作部组织申报的《家校医深度融合,构建“1+3+3”心理育人新机制》获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取得该项目零的突破。湖北省获批此类项目的省属高校仅有4所。

《家校医深度融合,构建“1+3+3”心理育人新机制》项目团队由吴涛、查贝、王艳喜、李芙蓉等组成,该项目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解倩博士主持。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案例,建立了“1+3+3”心理危机干预与生命成长模式,即一个底线(生命安全)、三个主体(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三个阶段(心理危机前、心理危机中、心理危机后),三个主体在三个阶段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使命。通过这一机制,实现了家校医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和工作协同,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心理育人融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坚持“以生为本,助力成长,每一个生命独特而美丽”的工作理念开展工作。心理中心逐步形成了“课程教学及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主题活动—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测量与建档—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构建和完善“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咨询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4大工作体系,全面做好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心理中心每学期实现了对全校学生心理测评全覆盖、心理访谈全覆盖、重点学生建档全覆盖、跟踪关注全覆盖、回访服务全覆盖、一对一帮扶全覆盖,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平稳发展;近9年,中心联合教学院成功干预心理危机事件196起,校内未出现一起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安全事件,为我校校园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心理中心先后新建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活动室和团体心理辅导室,便于更加贴近学生开展多样化心理服务。心理中心也主动入驻“一站式”学生社区、全员下沉挂点学院、长期聘请精神科专家来校坐诊,切实为学生提供优质、便利的心理健康服务,育人成效显著。2023年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荣获“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黄石市巾帼文明岗”“黄石市妇联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生工作部将以此次教育部立项为契机,系统推进“1+3+3”心理育人模式的实践转化,通过健全协同机制、优化干预体系、强化数字赋能等举措,全面提升心理育人质量。下一步,学生工作部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为统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提升”,同时以项目带动思政工作体系化建设,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育人经验,重点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支撑。(学工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