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近日,心理健康中心面向教学院教师、保卫处、宿管及后勤等一线教职工,重点开展《如何提升高校教师谈心谈话技巧》《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心理危机应对》专题培训。全体教职工全覆盖的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班圆满收官。培训班由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党委组织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协办。
4月30日,我校在豁度楼208报告厅成功举办《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危机干预应对》专题培训,该场培训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解倩主讲,机关科级干部、宿舍管理员、校医院、保卫处、后勤保障处教辅人员全部参加。


本场培训内容聚焦于常见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危机信号的精准识别、科学干预的实操策略,旨在帮助高校教师熟悉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掌握心理危机信号识别能力,提升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涵盖风险评估、分级干预策略及心理危机干预流程。通过案例解析、沟通技巧培训和资源联动指导,助力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守护者,构建科学、及时的支持网络,共同守护学生成长。
4月22日—24日,针对教学院教师、教学秘书等群体,学工部特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王艳喜、李芙蓉、杨雨婷开展了《如何提升高校教师谈心谈话技巧》系列培训。培训聚焦新时代思政工作要求,立足高校师生沟通实际需求,旨在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方法指导,帮助教师掌握科学谈心谈话技巧,切实提升思政育人与心理育人工作实效。



此次专题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分层分类的精准培训,不仅强化了教职工队伍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更深化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织密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心理育人体系建设,推动培训成果转化为日常工作的生动实践,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共同营造温暖向上的育人生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筑牢心理健康基石。(通讯员 解倩)